4月的河南周口,春意盎然。4月11日晚,在周口广电奥斯卡演播厅里,一场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上演。歌曲、舞蹈、小品,道情小戏、情景朗诵以及消防服装秀等节目,赢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好评如潮。这是周口“周末公益剧场”的第1096场演出,恰逢其17岁“生日”。
“真巧,17年前的今天,也是4月11日,星期五,我们留一张合影纪念吧。”周口市文化馆馆长刘振宇指着谢幕的演员们,感慨万千。2008年的那个春日,在沙颍河畔的周口人民会堂,“一元剧场”的首演拉开了这段文化长跑的序幕。谁曾想,这个最初被质疑“能坚持多久”的公益项目,不仅走过了17个春秋,更成长为荣获“群星奖”的国家级文化品牌。
十七年不变的惠民初心
时钟拨回到2008年。
周口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厚重的底蕴滋养了丰沛的文艺资源和丰富的文艺形态,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挚爱文艺的观众。但当时的周口,文化场馆少、演出票价高,普通市民难得进一次剧场。与此同时,大量民间文艺人才苦于没有展示平台。
“群众的渴求就是我们的方向。”面对这一困境,周口市文广旅局(当时为周口市文化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创新,提出了“周末公益剧场”的构想。此构想以“共享文化成果,同建和谐家园”为宗旨,精心打造出“公益性质、综艺形式、社会化投入、签约制演出、品牌化发展”的运营模式。
公益性质的定位,让文化服务深入民心。仅象征性收取 1 元钱门票,大大降低了市民参与门槛,使更多普通百姓能够走进剧场,享受高品质的文艺演出。综艺形式的节目内容,涵盖戏曲、小品、相声、歌舞、杂技、民间艺术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吸引了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投身其中。社会化投入的方式,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签约制演出则为演职人员提供了稳定的舞台和保障,吸引了大量优秀文艺人才汇聚周口,提升了演出质量。品牌化发展战略使“周末公益剧场”逐渐成为周口的文化名片,在全国树立了榜样。
凭借这一创新模式,“周末公益剧场”自诞生之日起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011 年,“一元剧场”荣获我国社会文化活动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同年,“一元剧场”正式更名为“周末公益剧场”,并取消了象征性的一元门票,周口市财政每年拨出 100 万元专款扶持剧场运营,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惠民事业的发展。如今,“周末公益剧场”已成为周口人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公益品牌。
多元拓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十七年来,“周末公益剧场”始终秉持着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拓展节目外延,创新演出形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一方面,剧场紧密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如妇女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等期间,通过联办主题活动,整合各方资源,突出文化内涵,不仅增进了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还为不同群体送去了专属的文化关怀。
另一方面,以“我的舞台,我的梦”为主题,为广大业余文艺团队搭建展示平台。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文艺爱好者在这里崭露头角,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同时,剧场还积极举办各类赛事和展演活动,如广场舞大赛、群众合唱大赛、小戏小品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挖掘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为周口的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周末公益剧场”勇于突破传统演出场所的限制,积极开展“四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通过深入基层的演出,将优质的文化资源直接送到百姓身边,让更多的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
志愿汇聚,传递文化温暖力量
翻开志愿者名册,2000多个名字有序排列。从6岁孩童到76岁老者,他们怀揣公益情怀,不计付出和报酬,用才华与热情服务群众。
文化志愿者刘胜利组织的周口民族管弦乐团,文化志愿者周琦创办的周口市颍河豫剧团,经常参与剧场活动,多年来足迹遍布周口市各县区,走到哪儿演到哪儿,成为文化惠民路上的亮丽风景线。公益剧场主持人申文慧更是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文化志愿者”,成为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队自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他们不仅在剧场内贡献力量,还积极投身于全市各个乡镇的文化活动中,把最优质的文化资源带到百姓家门口,让欢声笑语弥漫在周口的每一个角落。正是这些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使得“周末公益剧场”成为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文化殿堂。
“周末公益剧场”自 2008 年 4 月首场演出以来,已成功上演 1096 场,推出节目 10000 余个,涉及戏曲、小品、相声、歌舞、杂技、民间艺术等 10 多个种类。参加演员近万人次,汇聚当地和全省知名文艺家500多人,愉悦观众600多万人。这一成功做法使其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并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
辉煌背后亦有隐忧。近两年,剧场面临运营成本上升、资金短缺以及群众文化需求升级等挑战。展望未来,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周末公益剧场” 将迎难而上,借助志愿者力量,创新运营机制,整合资源,努力提升节目质量,丰富演出形式,持续为周口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在文化惠民的道路上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