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伊始,市文广旅局行业扶贫工作从实际出发,制订工作计划,持续加压,及时查漏补缺,顶住疫情压力,推进新兴业态发展,提供岗位带动就业,“旅游扶贫”工作交出满意答卷。
促宣传,持续做好景区帮扶和助力工作。在“5·19”中国旅游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并通过大河报客户端、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平台宣传我市乡村美景、景点。重点对淮阳区万亩龙湖、王店乡“新路春天农业观光园”、豆门乡武湾村、商水邓城镇、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村、沈丘县刘湾镇朱李庄村、沈丘县李老庄乡后湖村、西华县黄桥乡贾鲁河风景、太康县城郊乡池庄行政村小宋庄“紫薇柿界休闲观光园”、郸城县巴集乡段寨行政村等地的生态美景、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等进行广泛宣传,助推旅游扶贫。动员商水县、郸城县、太康县、项城市、淮阳区等脱贫攻坚重点县(市)参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高德地图推出的“小店发光计划”,组织上报优秀景区和周边店铺,运用科技力量打造以旅游为龙头、以景区带动周边小店发展的特色辅助模式,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讲实际,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就业促脱贫。积极培育旅游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设施配套完善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西华县大王庄乡小红帽草莓基地建成环型观光道(配置儿童观光车10多台)、特色葡萄观光带、鸵鸟园、珍珠鸡火鸡柴鸡园、兔园等儿童游乐场所,就业50人;太康红枫园林、绿奥花木、俏木兰、恒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为贫困户提供64个岗位,带动22户贫困户脱贫。
攒后劲,重点培育打造乡村旅游点。在全市范围内认真组织筛选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村容村貌整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比较完善,旅游效应突出,具有一定吸引力和辐射力的特色乡村旅游点,为其申报2020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推动产业扶贫的深入开展。
重骨干,引导做好线上培训。依托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红色旅游云课堂、全国乡村旅游监测中心开设的“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培训服务平台等多种线上平台,有序、有效组织旅游系统干部职工、乡村旅游重点村干部和旅游从业人员参加每周2次的线上培训学习,帮助乡村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