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六项举措助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高效有序推进
来源: 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时间: 2022-03-24 14:53:4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把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融入实际转化,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落实点,谋划项目、丰富举措,不断提高周口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全力推动周口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按照省政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细则,针对周口市公共文化服务不足,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使人民群众享受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凝神聚力。

扩大周口文旅品牌影响力。发挥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优势,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伏羲文化、姓氏文化、老子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强化整合利用和活态展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持续办好太昊陵庙会、老子生日拜典、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品牌活动。以淮阳太昊陵、鹿邑老子故里景区为载体,打造老子文化、伏羲文化标识品牌,提升老子文化、伏羲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全力做好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工作,着力打造“道德名城 魅力周口”。加快推进周口杂技文化产业园和杂技类等传统技艺类院校建设,依托周口野生动物世界,打造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动物品种最多的综合性文旅项目。

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线路打造。抢抓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整合优化资源,加快建设老子元典文化旅游区,积极推进淮阳太昊陵、鹿邑老子故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擦亮“羲皇古都·老子故里”文化品牌。依托黄泛区农场典型的黄河文化符号和5600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示范园、1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打造黄泛区生态旅游区,讲好“周口黄河故事”。发挥平粮台遗址、时庄遗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深厚文化底蕴优势,规划建设平粮台遗址公园、时庄遗址公园。

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依托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西华杜岗会师纪念馆、太康水东革命根据地、黄泛区农场等红色资源,大力发展沉浸式文化旅游、演艺旅游、研学旅游,增强互动体验,使红色文化活力持续激发。提升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服务质量,支持景区以吉鸿昌精神元素为主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扩建杜岗会师纪念馆,打造党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乡村游。

创新推动乡村旅游振兴。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田园风光游、民风民俗游、特色小镇游、文化特色游、亲子体验游等乡村景点,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吃、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创新消费新模式。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培育建设一批旅游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设施配套完善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组织申报2022年度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休闲观光园区。高标准做好沙颍河沿线规划编制,推进堤顶路硬化、沿岸绿化栽植、作物种植等,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整合沿岸文旅资源,打造水陆精品旅游线路。

培育壮大文创产业和市场主体。积极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的跨界融合,培育开发老子文化、伏羲文化、关公文化等更多周口元素的文创产品、文创影艺和文创产业。提升“布老虎”“泥泥狗”“秸秆画”等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层次和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在外发展较好的文旅文创企业家返乡创业。积极推进市文旅投融资平台建设,设立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对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给予融资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建设。


责任编辑: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