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年味儿”!周家口木板年画让过年更“生动”
来源: 顶端新闻 时间: 2024-01-26 09:23:2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在周口市关帝庙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门神、灶神、马王爷等形象生动的木板年画,被一一悬挂于展厅上。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岁月的沉淀和匠人的心血。

整理年画的一位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就是周家口木板年画第六代传承人夏明月,今年已经80岁高龄了。“该过年了,咱这举办的特色庙会,把木板年画挂起来展示展示,让大家看看咱们这儿的传统民俗文化。”夏明月说。

周家口木版年画的命名源自当地的古代名称。过去的周口市名为周家口,位于沙河、颍河和贾鲁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荣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周家口成为历史上南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

周家口木版年画,也被多地称为门神画,起源于清朝,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在2015年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周家口木版年画的内容涵盖了门神、灶神、马王爷等民间传说,以及关羽、寿星、观音以及小孩子等新创作出的年画形象。每一幅作品都寄托着人们对来年幸福平安的期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周家口木版年画也曾面临过传承的危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技艺一度中断。幸运的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逐渐加强,周家口木版年画得以重现生机。

“从小就学,跟着父亲、爷爷,家里面的几辈人都是干这个的,到我这里是第六代”。夏明月告诉记者,自己18岁学成后,便开始独立制作木版年画,传承至今已是第七代。

夏明月向记者介绍了周家口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一幅年画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材、制版、雕刻、印刷、上色五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操作,其中,刻版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刻错一点就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刻版时,要将预先设计好的图案刻在木板上,刻出的线条既要流畅又要富有层次感,这不仅考验人的手艺,也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

展厅内不时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之前没有见过这种传统木板年画,我小时候见到的都是机器印出来的。这种年画看着还挺不错呢。”游客小李说。

据了解,周家口木版年画采用木版套色印刷的方式制作。通常一幅作品需要刻制多个印版,分别用于印刷不同的颜色,在印刷时,需要仔细控制墨量和压力,以确保画面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此外,为了使年画更具艺术效果,还会进行手工上色,通过调配各种染料,将画面渲染得更加生动、自然。

“没事了就是做做年画,累了就在庙里转转。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了,主要是耗时、费力、还不挣钱。以前木版年画虽然便宜,但是买家多,现在价格上去了买的人却变少了。”夏明月感慨地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周家口木版年画逐渐展现在人们眼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责任编辑: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