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集中收听收看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的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传达省文化和旅游厅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要求,9月8日下午,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指出,一要严格管控大型文旅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大型文旅活动的评估、管控,严格落实100人以上活动报批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政策,严禁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参加活动。二要严格管控A级旅游景区。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执行实名制、门票预约制,严格落实扫“周到办”场所码、测体温、“一米线”、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项目和场所,要求景区指定专人担任“流动哨”,提醒游客“戴口罩、一米线”,疏导密集区游客。三要严格管控旅行社。加强对来从高中风险地区返周游客的摸排,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严格执行《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四版)》,严格落实“一团一报”制度,加强对旅游包车疫情防控风险评估,加强旅游包车消毒、导游司机核酸检测,严禁旅游包车进入中高风险地区;不接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对发现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报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四要严格管控室内场所。星级酒店(星级民宿)严格落实实名登记要求,客房用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影剧院、KTV、网吧等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消毒,做好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和消毒处理。五要做好从业人员疫情防控。各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要指导监督各类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要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从业人员健康状态、出行轨迹等情况,确保健康上岗;根据属地疫情防控管理部门要求,组织做好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工作,坚持48小时核酸检测,加强疫情防控培训,提升员工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会议强调,一要加强旅游包车安全监管力度。各级文化执法部门要加大旅游包车的安全管理力度,严防驾驶人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和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非法驾驶。监督旅行社落实旅游用车“五不租”制度,导游人员上车前要核查车辆资质、运营证件,并监督司机安全驾驶,全程提醒并检查游客系好安全带。二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要求人员密集场所要健全游客流量控制机制和应急预案,提升应急指挥能力,及时发布客流量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出行,预防踩踏事故、群体性事件;要对旅游景区和热门景点开展“全覆盖”风险隐患排查,严格落实网红桥、玻璃栈道等旅游设施的安全措施,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停止运营;强化星级饭店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规范和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要深刻吸取全国发生的多起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自觉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及时配齐消防安全设施,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救援能力。三要对特种设备加强安全监管。对大型娱乐设施、玻璃栈道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受损特种设备及其附件进行修复和检验,运行前要重新进行性能安全测试,确保设备运营安全。四要加强公共文化场馆、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要对前期排查出的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得到整改落实;对新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跟踪监督,形成闭环;要加强对新业态的排查与监督,要全面掌控本地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业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要真正扛起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责任,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资金监管责任,确保过渡期不发生安全责任问题。各地各单位要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为周口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