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2024006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时间: 2024-09-05 10:03:5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尊敬的孙乾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我市乡村文化的提案》收悉,现就涉及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源泉。近年来,我们通过传承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乡村特色文旅产业等措施,着力推动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弘扬。现将开展情况回复如下:

一、着力传承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周口作为“豫东粮仓”,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时庄遗址”,考古发现了我国最早粮仓仓城,也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粮仓城邑”。为更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在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项城德高民俗博物馆、郸城中原民俗园等场馆,收藏和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犁等至近现代的生产生活工具耧、犁、杈、耙等物件。开设了农耕(民俗)文化展示馆并多次举办中原农耕文明巡展等活动;我们利用闲置老宅加以整合利用,收集村内农具、煤油灯、织布机、家谱族谱等老旧用品,打造了商水县王潭村、淮阳王拱楼村、沈丘县臧庄村、项城市李店村等一批村庄历史馆、农耕体验馆等场所,集中收藏展示传统农具,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围绕农耕文化的传播发展,我们开展了《农耕文化和周口文物发现》专题宣讲报告,做了《留住乡愁 弘扬周家口农耕文化》报道等,增进社会大众对农耕文化的价值认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倡导,让广大群众深刻理解农耕文明中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二、着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培养打造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积极挖掘本土人才、弘扬乡土文化,建立了一大批以农村文艺队伍为基础,以农村文艺人才为支撑,集文化活动、乡创开发、文旅融合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合作社。目前,我市注册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500多家,社员1万余人,年开展活动3000多场,惠及群众30多万人次。鹿邑县涡北孙营战鼓队文化合作社,挖掘了一批热心群众、村宝和文化能人成立3个分社,将战鼓队、广场舞队、戏迷队等爱好者团体进行了整合。累计组织开展各种演出活动累计达400多场,创收100多万元;二是积极培育文明新风。利用文化合作社的文化文艺人才集聚优势,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学习”“传承家风家训”“时代楷模故事”等活动。同时,鼓励文化合作社社长兼任村“红白理事员”,通过编排演出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倡导新事新办、勤俭节约,革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西华县艾岗乡侯桥村盛德文化合作社编排的小品《媒婆》,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对部分索取彩礼的家庭给予批评教育;三是广泛开展群众系列文化活动。我市“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豫出彩一起来”惠民文化系列活动、“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四季“村”晚等活动,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振奋精气神,激发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以群众为主体,形成市级比赛、县级选拨、乡、村广泛开展的联动机制,引导全市群众踊跃加入到广场舞、合唱、才艺展示、全民欣赏、全民阅读、全民体验的活动中。同时,年开展送书、送戏、送文艺,进基层、进社区、进学校等流动文化服务400余次,“戏曲进乡村”2000余场。

三、着力发展乡村特色文旅产业

一是立足各地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挖掘乡村景观的人文价值,大力发展有特色、吸引人的农家乐、乡村乐园等文化旅游产业。以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为抓手,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游览观赏、农耕体验、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新业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商水曲水林语露营基地、建业绿色基地入选河南省100家文旅消费新场景;淮阳宛丘生态农场、项城中中农业文化园获评省休闲观光园区。通过打造休闲观光园区,解决了周边部分人员的就业,带动一批人勤劳致富奔小康,传承着守望相助的精神品格;二是鼓励乡村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底色,辨识度高、标识性新、地域性强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品牌,用心用情做好乡村旅游。太康池庄村、张坤楼村、淮阳金庄村、郸城小曹楼村、鹿邑许庄村、项城任庄村获评省乡村旅游特色村;西华县逍遥镇、淮阳区四通镇获评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通过乡村旅游特色村、特色旅游村镇的创建,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弘扬勤劳勇敢、不畏困难、苦干实干的精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三是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淮阳区城关回族镇,西华县艾岗乡,郸城县巴集乡,沈丘县老城镇、纸店镇等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不断加大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力度,支持非遗传承人、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等改良改善传统手工艺创造生产,运用泥塑、芦苇画、顾家馍、烙画等资源及腰鼓、竹马舞等艺术形式,让民间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传承的同时,为赋能乡村振兴、带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发挥了示范、导向作用。郸城张振福泥塑传授泥塑技法,免费培养泥塑学员,年创作出钧瓷泥塑作品3000件,年生产总值450万元,传承发展了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让文化“活”起来。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加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在五一、十一、春节、元宵节等群众团圆的节假日等时间节点举办系列乡村文化活动,鼓励发动群众亲自参与。同时,通过传帮学方式带动一批人积极参加乡村文化活动;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借助文化馆(站)等平台,举办乡村文化传承弘扬培训班,提升群众乡村文化传播能力;三是讲好乡村故事。鼓励更多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投入到乡村文化的研究工作中去,创作更多反映乡村历史与现实且能够被大众接受的文学艺术作品,讲述我们乡村在社会变革中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弘扬农耕劳动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乡村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也愿我们共同携手,共创乡村旅游美好未来,助力“道德名城 魅力周口”建设。

 

                            2024年6月3日

责任编辑: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管理员